產品與服務
新技術
NEW TECHNOLOGY
微服務架構是以開發一組小型服務的方式來開發一個獨立的應用系統。其中每個小型服務都運行在自己的進程中,并經常采用HTTP資源API這樣輕量的機制來相互通信。這些服務圍繞業務功能進行構建,并能通過全自動的部署機制來進行獨立部署。這些微服務可以使用不同的語言來編寫,并且可以使用不同的數據存儲技術,其目標是實現邏輯業務的一體化和數據庫分布式部署。
過去通常采用單體應用來開發信息系統,一個典型的單體系統就是我們經常使用的Word。一般來說單體系統適合于較為簡單的系統,但系統復雜時,可以將系統分拆為幾個小的,相互連接的微服務,一個微服務完成一個功能,比如一個服務完成收費,另一個服務完成預約,它們之間通過服務互連。
微服務強調了服務大小,但實際上這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業務邏輯應該按照什么規則劃分為微服務,這本身就是一個經驗工程。因此,微服務架構更多可以認為是應用系統的其中一種設計模式。
微服務架構
微服務架構在醫院信息系統建設中作為設計模式仍未被廠商普遍采用,澤信在2010年產品開發時已經采用了數據庫隔離技術,確保各個業務子系統在數據庫層面不能交叉直接訪問數據庫實體,而是采用服務模式訪問。通過多年的信息系統迭代開發,核心業務系統已實現微服務架構,實現核心業務系統的物理水平部署。
數據中臺服務
醫院信息系統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數據庫系統是一個典型的OLTP事務性數據庫系統,每天產生的數據交易龐大;另一方面,隨著醫院電子病歷系統的發展,無紙化成為醫院信息系統的建設目標,電子病歷規范建設要求患者診療信息應保持在線30年~50年,龐大的數據量必然會影響OLTP數據庫的運行效率。
在此情況下,澤信軟件采用了數據中臺服務,從而改變過去一個主庫的建設方法,實現一個主庫加多個水平部署的歷史數據服務器的建設模式,該模式可以保證醫院信息系統30年以上的在線數據。
基于微服務架構和中臺服務,澤信醫療整體解決方案可滿足多院區,超過600萬年門診體量的超級醫療機構的信息系統建設需求。
應急管理系統
傳統的院內系統應急模式,一般采用純手工方式,或僅在收費窗口配置單機運行的程序,其他流程均手工,尤其醫生站需要手寫處方,收費處操作員根據紙質處方手動錄入處方并收費,運行效率低下,且因為手工處方字跡辨認困難,因此存在發生差錯的可能,帶來極大的醫療安全風險。
該模式下,生產系統恢復后,應急期間產生的業務數據(紙質)難以處理,基本上僅財務數據能夠合并到生產系統;其他如:應急期間門急診藥房的藥品發放數據等,無法準確處理,無法實現藥品庫存的精細管理。
澤信設計的應急系統,實現應急模式下,門急診掛號、門急診收費、門急診醫生站、門急診藥房等主要就診環節業務的電子化運行,以及盡量一致的操作方式,降低手工紙質流程造成的醫療風險。
設計理念:
應急終端系統,采用單機模式運行,通過打印紙質憑據,實現信息的輸出;
應急系統,通過掃描紙質憑據的二維碼,獲取數據,從而實現數據在各業務環節之間的傳遞;
應急系統打印的各類單據,與生產系統的單據有明顯標識區分,不混淆;
生產系統和應急系統的業務,相互平行,不產生交叉;生產系統開始的業務,在生產系統處理完成;應急系統開始的業務,在應急系統處理完成;
應急系統產生的業務數據,在工作人員驗證無誤后,可通過接口同步到生產系統,保證生產系統數據完整性,賬務統計準確性。
關于澤信
新聞中心
產品與服務
案例中心